杜金行 教授
專家簡介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日本富山大學和漢醫藥學綜合研究所客座教授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絡病學會理事
北京醫師協會專家會診中心會診專家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目前患病人數約3.3億。相比2018年推算的2.9億,這一上升趨勢凸顯了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學者圍繞中醫藥在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治開展了深入的研究,證實中藥在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病死率、提高治療效果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效果。為深入解讀中醫藥在心血管疾病診療中的價值,本刊專訪了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心內科杜金行教授。
問:中西醫結合是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醫學體系,在心血管領域中醫和中藥的實際應用相對最為成功。最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優勢?
杜金行:中醫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近年來,舉國上下對中醫的發展更加關注和支持,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國中醫藥發展的主要思路是“守正創新”,一是要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二是推動中醫藥創新。新時代下,中醫藥學在心血管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以陳可冀院士、郭士魁老中醫等為首的中醫名家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研發了冠心二號方等藥物,有力推動了活血化瘀中藥在心血管病領域的使用,同時改善了心腦血管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殘率。
中醫藥的主要優勢在于其可作用于多層面、多靶點,即可作用于全身的多個層面,如組織層面、細胞層面、蛋白質層面、分子層面、基因層面等;同時,還可對同一層面中的不同靶點進行作用。這也側面印證了中醫藥在慢性病及其長期防治中的優勢。
問:各心腦血管疾病之間多相互影響,并發癥多數都與血液及血管病變相關。這同中醫對血瘀證及活血化瘀理念的認識有哪些相通之處?
杜金行:有研究顯示,心腦血管疾病病變不僅是血管病變,也涉及血液病變。目前,中醫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治為“心-脈-血液-神志”四位一體的整體治療思維模式。從血管病變的角度看,患者存在血管狹窄(影像學改變);從血液病變的角度看,患者血液黏稠度、成分發生改變,包括血脂、血糖的升高,血液中尿酸等有害物質的增加,血管活性因子、內皮素的變化等。而這些均屬于中醫血瘀證的疾病范疇。
因此,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除了要關注患者是否有痰濁外,還要密切關注是否存在血瘀證。
問:從傳統活血化瘀藥材中運用現代方法尋找并提取有效成分,是否可以歸為藥物領域的中西結合?您如何看待以三七總皂苷為代表的植物提取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價值?對此,請您分享一些治療經驗。
杜金行:中醫認為,血瘀證是非特異性的,經常是一種全身疾病,不單指心臟或頭顱、四肢、腹腔的血瘀證。因此,當診斷患者存在血瘀證時,采用的活血化瘀療法為全身治療。
西藥多為單一機制、靶點明確或針對病理環節中的某一方面進行治療,多為單一作用。而中藥多為復合物,所含成分比較多,具有多層面、多靶點作用的治療優勢;在治療時,不是針對某一單一靶點,而是綜合、全面治療。
三七主要有活血化瘀、活血止血、活血養血、活血止疼4方面作用。其提取物三七總皂苷的主要成分為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g1、三七皂苷R1等,具有活血化瘀、活血止血、止疼的功效,在臨床中應用極為廣泛,是一種典型的復合成分藥物。因此,三七總皂苷同樣具有多層面、多靶點作用的治療優勢,可用于全身血瘀證的治療。
目前,臨床上三七總皂苷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以及腦出血的非急性期治療。由于其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黏附因子,還可用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治療高脂血癥和高黏血癥。
此外,三七不僅具有活血化瘀、抗血栓的作用,還可用于肝炎(如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肺纖維化、腎小球腎炎導致的腎小球硬化、纖維化,以及婦科月經不調等疾病的治療,均有較好效果。
問:西藥有明確的適應證劃分,但是像血塞通等提取物類的中成藥適應證為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等,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以對應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疾病和并發癥治療中,血塞通滴丸這類活血化瘀中成藥實際療效如何?患者有哪些獲益?
杜金行:血塞通滴丸(28mg,含三七總皂苷10mg)是血塞通的改進劑型,以滴丸形式使用,藥物的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藥物為舌下含服,無需飲水送服,使用更加方便。服用后,不經過胃和肝,免除了肝臟的首過效應,也避免了被胃腸道中的酸和酶分解破壞,而滴丸劑型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吸收效果更好。
血塞通滴丸具有降血脂、輕度降血壓、降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活化、擴張血管、改善肺纖維化以及腎小球纖維化等功效,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其中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方面效果較為突出。藥物中的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活絡、止痛的作用,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期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長期使用可以改善血液與血管相關指標、保護血管內皮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小結
總之,不同于西醫藥,以血塞通滴丸為代表的中醫藥是多成分、多靶點、全面、綜合作用,具有活血通絡,改善血管病變,改善血液黏稠度,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在控制血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同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相類似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應注意長期應用,短時使用或不能達到較好的預防、治療效果。